当清风吹起你的秀发,你可曾想到,风,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连云港经开区虽然没有风电的充足资源,但是因为先起步,占据了风电产业发展优势,激活了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时间回到 2005 年,连云港玻纤玻钢总厂完成与中国复合材料集团强强联合之后 , 将眼光转向国外。那一年,国家《可再生能源法》以及新能源入网定价方案等鼓励政策及法规相继出台。丰富的行业经验让时任中复连众负责人的任桂芳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企业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必须抓住。
当年6月,任桂芳带队到德国NOI公司谈判,商讨从德国引进 1.5兆瓦风力机叶片全套装备与技术事项,正式介入风电设备领域。
2006年1月进口设备进场。2006年4月16日,国内首只 37.5米、1.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叶片下线,中复连众成功进军风机叶片制造行业。连云港经开区风电产业顺利启航。
这一步不仅填补了国内兆瓦级叶片生产空白,也使中复连众一跃成为国内首家兆瓦级国产风轮叶片制造商。
2007年,连云港经开区成功生产兆瓦级叶片1000只,中复连众成为国内兆瓦级叶片生产企业的单打冠军。并成功收购了德国NOI叶片公司 , 成为“中国学生”收购“洋师父”的典型案例。
NOI公司是德国知名风力机叶片生产企业,拥有超过 1000套叶片的生产经验,拥有系列叶片生产技术和模具制造的技术及原材料性能检验实验室。2008年金融危机,NOI生产经营陷入困境。
NOI申请破产后, 一些国际知名风力设备生产商迅速闻风赶来收购。而为何在这一领域“默默无闻”的中复连众却能后来居上,出奇制胜呢?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中复连众收购NOI的想法似乎有点异想天开——NOI 这样一个国际上知名的风叶制造公司怎么会愿意被曾经的“学生”收购呢?
谈判进行得一波三折。在谈判的第一阶段,中复连众所在国企实施海外收购的复杂流程,使对方差一点退出谈判。而此时,欧洲各家公司也没有放弃。而当谈判进入纵深阶段,双方在土地价格、厂房价格、机械设备价格和人员安置上也多次争执不下。但最终,中复连众在中国建材的支持下,以比当初预想几乎少一半的价格成功拿下NOI。
随后,中复连众以在德国设立的新公司(SINOI)收购 NOI的所有资产,并继续运营NOI在德国的业务。时任中复连众总经理乔光辉说,收购NOI为中复连众风力机叶片生产冲刺亚洲第一奠定了基础。
那次收购让中复连众具备年产3000套兆瓦级叶片的生 产能力,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兆瓦级叶片制造商。
2008年,中复连众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战略布局 , 生产分厂由 1个增加到4个 , 生产基地从连云港总部辐射到辽宁沈阳、甘肃酒泉和内蒙古包头。同年9月,中复连众向阿根廷出口22套LZ34m—1.5兆瓦风机叶片,打破了国内兆瓦级风力机叶片零出口的纪录。
2009年,中复连众建成国内首个风机叶片室内全尺寸结构试验室,连云港经开区风电产业首个实验平台建成。
随后,中复连众不断刷新国内风电行业制造纪录。2022年8月30日,全球最长的123米风电叶片在中复连众下线,这是该企业在不到一年时间内下线的第四款长度超过百米的叶片。
如今,连云港经开区形成了从叶片、塔筒、电机控制系统到机组的风电装备研发和制造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