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园区新闻

青口盐场上“鲜”,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5-11-10 16:18 信息来源:新闻中心 字号:[]

秋风起,虾肥美。在经开区青口盐场的三洋工区,一片片规整的虾塘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正孕育着这个季节最令人期待的美味——东方对虾。它既是享誉盛名的“海珍之冠”,更是开发区人秋日餐桌不可或缺的味觉记忆。今天,就让我们循着鲜味解锁这只对虾的鲜甜之旅。

在猴嘴,东方对虾可是餐桌上的“硬菜担当”,渔民们流传下来的烹饪方法,总能最大限度激发它的鲜美。最简单的白灼便是对这份鲜的最高礼遇,冷水下锅,加几片姜、少许料酒去腥,水开后煮上三五分钟,待虾身变红卷曲即可捞出。蘸上一点姜丝香醋,入口先是虾壳的清香,接着是虾肉的Q弹鲜嫩,鲜味儿在舌尖层层递进,越嚼越香。


要是想换种口味,油焖大虾更是下饭神器。热油爆香姜葱蒜,放入处理好的对虾翻炒至变色,加一勺生抽、少许冰糖调味,再淋上一点啤酒焖煮片刻,待汤汁收浓裹满虾身,色泽红亮诱人,香味直钻鼻腔。剥壳后虾肉吸足了酱汁的浓郁,鲜中带甜,连手指都要嗦干净才肯罢休。此外,蒜蓉粉丝蒸对虾、椒盐对虾也各有风味,每一种做法都能让你感受到东方对虾的多样魅力。


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中国明对虾,是连云港海域的名贵特产,属节肢动物门对虾科,以肉质肥厚、滋味鲜甜而闻名,堪称 “海珍之冠”。

东方对虾之所以被称为对虾,并非由于这一物种在生活期间总是成双结对,而是因为昔日北方市场在出售价格高昂的大型雌虾(青虾)时,是以“一对”为单位计算。清代学者郝懿行的《记海错》中记载:“海中有虾,长尺许,大如小儿臂,渔者网得之,两两而合,日干或腌渍,货之谓对虾”,清晰阐述了对虾这个俗名的由来。由于中国明对虾甲壳上没有明显的斑纹,在比较新鲜的时候身体透明度也比较高,因此也称明虾。

这个秋天,不妨来开发区体验一下东方对虾带来的鲜甜与Q弹,开启一场难忘的美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