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深化“追光者”理论品牌,通过打造宣讲矩阵、用活宣讲方式、创新宣讲机制等方式,积极探索理论宣讲的新载体、新模式、新方法,构建学理论、惠民生、促发展的“大宣讲”格局,推动党的理论政策热在基层、热在民心,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聚能增势。
塑品牌强队伍,提升理论宣讲“凝聚力”
塑造品牌矩阵,制定“追光者”品牌创建实施方案,探索建立“1+5+X”理论宣讲矩阵体系,区级以“追光者”为主引擎,引领“两新”工委“盟想课堂”、教育工委“筑梦人”、朝阳街道“朝言新语”、中云街道“理响云上·红帆课堂”、猴嘴街道“宣盐草”等5个子品牌,设计各自品牌logo,并加以推广使用,形成区街联动、以区为主、各有特色的理论宣讲品牌矩阵。建强宣讲队伍,统筹整合宣讲资源,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宣讲队伍体系,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党校老师、先进模范“外引”,培育骨干党员、道德模范、百姓名嘴“内培”,打造层次丰富、广泛覆盖的宣讲队伍。随着“追光者”宣讲团的带头讲,“崇善中云”“盐讲家”等3支街道宣讲队伍的深入讲,“孝德文化”“红色文化”等10余个村社宣讲小分队的普遍讲,开发区三级联动宣讲格局日益完善,宣讲质效得到进一步提升。三年间,已组织开展“追光入企”“新思想我来讲”“理论沙龙”“青年说”等各类主题宣讲活动240余场次,受众3万余人。
深融合活形式,提升理论宣讲“穿透力”
深度挖掘地方特色,依托药港联盟大讲堂、江苏淮盐文化博物馆、张学翰故居等场地,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全民阅读、非遗展示等群众性活动,创新“分众化、场景化、互动化”宣讲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分众化传播,针对党员干部、企业员工、社区群众等群体,定制“理论套餐”,面向机关干部开设“力达讲堂”,深入企业推出“车间课堂”,通过定期邀请专家学者、领导干部等宣讲党的政策理论,提升思想素养。场景化浸润,突破传统宣讲模式,将宣讲场景延伸至生产一线、建设现场,同时依托中华药港展示馆创新打造“情景实境课堂”,通过红色观影、剧本演绎、音乐党课、阅读分享等,让党的创新理论与产业发展实践相互印证。互动化宣讲,创新“理论+文艺”特色宣讲,先后创作出情景剧《问题清零》、舞蹈《红梅赞》、小品《百善孝为先》等优秀作品,通过喜闻乐见的“讲演唱”,推动党的政策理论“生鲜活”。灵活运用小马扎巾帼说、板凳会、庭院微课堂等,向群众面对面宣讲党的惠民政策、美德健康知识、身边榜样人物等,既宣传理论,又解决问题,备受居民们欢迎。
创模式优服务,提升理论指导“驱动力”
打造实境平台。作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主阵地,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以“追光铸魂”深植创新理论,常态化走进企业、车间基层一线开展宣讲活动,搭建“益企学”“车间课堂”等实境宣讲场域,打造“行走的思政大课堂”。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精心设计“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的“盟想党课”,“第一季”重点推出“不忘初心”“红色之旅”“百舸争流”“回声嘹亮”等“7+X”模块,把党性教育融入实境教学,推动组织联建、主题联学、活动联办,用青年人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实境教学,打造“两新”组织党员专属的“思政大课堂”。创新宣讲模式,及时发布进企宣讲课程库,优化“企业点单”“送讲上门”宣讲新模式,邀请专家学者、理论名嘴走进豪森药业、德源药业等重点企业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宣讲活动,让企业及时了解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惠企政策,赋能企业发展,不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组建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组成的“强链帮帮团”,开通“惠企行”政策宣讲直播间,宣讲“党建12条”“产业15条”等扶持政策,帮助链上企业解决问题8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