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75490773/2023-00218 | 分类: | 综合政务/其他 / | ||
发布机构: | 党政办公室 | 文号: | 连开委函〔2023〕51号 | ||
成文日期: | 2023-07-05 | 发布日期: | 2023-07-05 | 有效性: | 有效 |
名称: | 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42087号提案的答复 |
李学泉委员、朱志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依托中华药港强势加强我市与台湾医药产业合作交流的提案》已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连云港医药产业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我市首位度产业。培育了以恒瑞、正大天晴、豪森、康缘四大药企为代表的行业领军企业,诺泰、德源、中金玛泰、暨明、苏云等潜力企业加快成长,形成了新型抗肿瘤药物、新型肝病药物、麻醉镇痛药物、新型中成药、新型药用包装材料、消毒灭菌设备六大研发生产基地。基于现有医药产业基础,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中华药港”的决策部署。着力建设产业载体、打造产业园区、搭建产业平台、出台产业政策,并推动医药对外交流、项目招引、产业服务等。为连云港与台湾乃至全国医药领域的合作打下基础,促进跨区域医药项目、人才、资本的互动,强化我市与台湾医药产业的合作交流,助推我市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对台联络交流,促进医药产业融合
一是建立对台医药合作机制。依托连云港国际医药技术大会及各类行业论坛、展会等交流平台,为台湾医药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人提供人才、资本、政策、项目等多维度的前沿信息,让更多的台商参与到连云港医药产业发展中来,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双赢。借助两岸企业家峰会生物技术小组人脉资源,建立两地在医药产业领域的常态化沟通合作机制。联合两地医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及两地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促进两地医药资源的融合,加速企业项目孵化和产品市场准入,吸引台资企业来连投资兴业。
二是实施对台招才引智行动。优化台商在连投资发展环境,对于来连的台湾创业团队提供政策解读、法律咨询、创业培训、项目推介、信息网络以及创业扶持资金、创业导师辅导、创业大赛项目申报等专业化服务。引进一批生物技术产业领军人才,对于国内外顶尖人才(团队)创新创业项目,给予“一事一议”政策支持。利用市级人才创投基金,投资医药初创型人才项目,解决人才项目“首投”问题。
三是增强对台医疗技术合作。我市医疗机构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开展形式多样、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学习台湾地区先进的理念、模式和技术。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促进跨区域医疗资源合作,建立一批卫生与健康科技实验室,搭建联合研发、技术转移、示范服务平台,提高区域内医院医疗水平、培养优秀医学人才。
二、开展医药精准招商,推动台资项目落地
一是建立对台招商工作机制。抽调专业招商人员,组建对台湾等重点地区的投资促进联络处,摸排梳理台湾地区重点医药企业,加强对台湾地区医药产业的研究,提高招商宣传精准性。用好“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战略机遇,促进更多台湾优质医药项目落地我市。
二是开展对台医药精准招商。专注于对台医药链主企业和产业链招商,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骨干民企等医药行业“头部企业”和产业链的高价值“核心节点企业”,制定具体企业靶向招商方案,加大对接力度,加密对接频次,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加快医药企业集聚,做大医药产业规模。
三是优化本土医药产业生态。结合连云港医药产业发展定位和现有优势,借助台湾医药资源和发展优势,重点招引成熟生物药、高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产业化项目,吸引龙头项目、配套项目、关联项目和填补空白项目落地我市,实现高端制药和高端器械双产业同步高质发展。同时,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拓展,探索发展高端养老、医疗照护等大健康产业,优化我市医药产业结构和产业生态。
三、打造优质产业园区,提升专业服务水平
一是打造优质产业空间。市开发区作为医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为中华药港规划30平方公里产业空间,分“东西两园”。西园1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生物药、化学药、原料药等产业;东园1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用包装材料等产业。中华药港核心区总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重点布局商务展示、科创研发、智能生产、商务服务等功能,主要建设医药公用型产业载体,完善污水处理、危化暂存、危废暂存等公用配套设施,打造优质“物理空间”和发展环境,为入驻企业提供从研发、孵化、中试到产业化等全方位支持。
二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在药港核心区硬件载体建设过程中,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企业需求,逐步搭建涵盖公共技术、药政服务、产业促进等各类系统性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在公共技术平台方面,支持医药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重点支持建设分析检测、临床CRO、产业化CDMO等平台发展。如市开发区联合龙头企业恒瑞医药创立江苏省原创化学药创新中心,目前中心已获得CMA及CNAS认证,已建设完成高端制剂、质量控制与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分析测试中心)、中试研究、I期临床试验等公共技术平台。这些平台可为来连投资的台湾医药企业提供仪器共享等便利化服务,减少重复资产投入,加快成果转化。在药政服务平台方面,江苏省药监局审评核查连云港分中心和省药检院连云港检验室获批并建成投用,为我市医药企业在药品检验检测、注册申报、审评核查等方面提供便利。在此基础上,探索我市与台湾药械监管部门建立“互认互信、联查联审”合作机制,探索建立GMP核查、中药品质检验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协同监管模式。
三是构建政策支撑体系。构建了市、区两级的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重点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连云港市生物医药产业高端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等产业、人才等优惠政策。市自贸办、市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牵头制定了《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等“1+8”政策,充分释放国家级开发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市开发区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华药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12条、《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扶持政策》10条,并成立医药产业发展基金,为台湾医药、医疗器械项目提供政策、人才、资金、财税等方面优惠政策支持,让政策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加速台资项目签约落地。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3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