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部门动态

连云港经开区创新推行“1+1+N”模式 构建校园食品安全共治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5-10-30 11:14 信息来源: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字号:[]

近日,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推出校园食品安全“1+1+N”治理模式及“妈妈食堂”举措,在当地引发积极反响。在校园食品安全备受社会关注的背景下,该区通过推动社会共治,有效织密校园食品安全防护网。

据了解,“1+1+N”模式中,首个“1”代表政府监管主体,整合市场监管、教育、卫健、纪检监察等部门力量;第二个“1”指学校责任主体,强化其管理核心作用;“N”则涵盖企业、家庭、媒体、社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第三方机构等多元社会力量,通过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与协同共治。

筑牢监管责任。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协同教育、卫健、纪检监察等部门,建立了常态化的联合执法体系,形成监管合力,织密校园食品安全“全覆盖”监管网络。聚焦食材采购、食品储存、餐具消毒及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关键风险点,实施精准靶向治理,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强化主体责任。在落实主体责任方面,各学校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实现食材采购招标全程公开,并搭建家校政企沟通平台。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学校创新推行“妈妈食堂”模式,聘请家长参与后勤工作比例超60%,从食材验收到加工制作全程参与,既拓宽家长就业渠道,又提升食堂管理透明度。

激发共治活力。此外,在学校建立社会共治工作站,通过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开放日活动”,邀请监管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家长及教师代表共同走进食堂后厨,实地查看食品原料与加工环境。这种“零距离”体验增强了社会各界对校园食品安全的参与度、认知度和信任度。

据悉,连云港经开区推进“1+1+N”治理模式以来,吸收社会各方建议26项,学生餐满意度提升16%,投诉举报率下降36%。下一步,连云港经开区将持续深化“1+1+N”政企家校协同机制,进一步整合各方力量,共同筑牢校园食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