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制造强省建设的决策部署,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江苏省出台了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符合条件的项目可享受省级财政1个百分点贴息,设区市统筹再贴息1个百分点,进一步通过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源,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省财政着力对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进行扩面优化升级:一、扩大贴息企业及业务范围。明确制造业企业认定标准,工商登记行业类别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C制造业”项下的企业发生的项目贷款均可享受贴息支持;突出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倾斜支持,将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都纳入贴息企业范围(不局限于制造业)。二、持续推动政策免申速兑。进一步简化工作流程,财政、工信部门不再进行事前审核,金融机构自主开展业务并履行审核责任;加快政策兑付,财政贴息资金“先预拨后清算”,年度结束后组织对贴息项目真实性、数据准确性开展核查。三、加强信息系统支撑赋能。一是在数据归集、贴息试算、汇总分析、信息推送等方面,持续优化完善省级贴息平台功能。二是银企双方依托贴息平台实现贷款供需对接,银行通过贴息平台实现贴息数据“应报尽报”。三是贴息平台数据信息及时回流至“数字工信”系统,以数据互联共享,加强贴息与补助政策联动分析。
开发区财政主动作为,积极落实上级政策,助力2家企业有效解决融资需求15849万元,并积极落实贴息资金,一季度拨付省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区级部分16.319万元,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快设备更新改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