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部门动态

连云港经开区:高质量建设“中华药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10-18 16:42 信息来源:党政办公室 字号:[]

近年来,连云港开发区始终把新医药作为支柱产业,着力提高新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统筹全市之力打造了具有“港城特色、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中华药港”。一是创新载体加快建设。市开发区始终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举全市之力高质量建设“中华药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据统计,“中华药港”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项目超过100项,累计获批上市1类创新药24个,其中,2023年,全国批准1类化学创新药16个,其中连云港3个,占全国的18.75%,占全省的50%,在全国地级市中遥遥领先。同时,还拥有国家、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医药创新平台35家,吸引了18名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专家。拥有全省唯一的医药类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江苏省原创化学药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设立省级药政服务机构: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核查连云港分中心、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连云港检验室。“泰连锡生物医药集群”成功入选全国第三轮20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投入运营。二是产业布局加快完善。“中华药港”作为连云港市医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正在加快推动连云港市形成“一核多极”协同错位发展的医药产业新格局。“一核”即以市开发区中华药港为核心,“多极”即海州区(高新区)、东海县、连云区、灌云县和灌南县。集中培育了恒瑞医药、豪森药业、康缘药业等一批行业领跑者,建成抗肿瘤药物、抗肝炎药物、麻醉手术用药、新型中成药、新型药用包装材料、医用消毒灭菌设备等六大生产基地,形成化学药品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中成药、生物药、卫生材料和医药用品、医疗器械、医用包装材料、中药饮片加工等八大产品群。构建了“4+X”产业体系,即发展壮大化学药、生物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四大核心产业,积极培育药用辅料、药用包材、制药装备、特医食品、医药服务、冷链物流、医养健康等产业。三是产业规模加快培育。市开发区现有涉药涉医企业260余家,其中制药(制剂)企业36家、规模以上企业20家;拥有5家上市企业(恒瑞、豪森、康缘、诺泰、德源);医药产业发展水平位居2023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百强榜第11位;连续三年被工信部评定为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医药)示范基地(江苏唯一)。细分领域优势突出,已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抗肿瘤药物、抗肝炎药物、精神类药物、医用包装材料生产基地,化学药和现代中药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全国领先。2023年,市开发区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79.3亿元,同比增长2.1%,占连云港市医药企业产值76.5%;实现营业收入381.5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利润总额105.7亿元,同比增长5.3%。2023年,开发区医药产业研发投入60.3亿元(上报数),占新医药营业收入比重达到15.8%,远超全国2%左右的平均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