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部门动态

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 | “小奖励”守护“大安全”

发布时间:2025-10-31 14:33 信息来源:应急管理局 字号:[]

省安委会部署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以来,各地、各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创新,引导企业聚焦“人、机、环、管”,强化内部监督报告,及时排查整治员工身边的安全隐患。我们开设专栏,公布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供学习交流借鉴,持续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案例一

2025年7月,南京盛昌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运行车间某员工在监督、配合罐车卸灰作业时,发现煤气管道下方地面有一滩黄褐色积水,他通过仔细观察确认,积水正上方的DN400煤气管道有滴漏,可能存在煤气泄漏引发人员中毒、爆炸等事故风险,便立即向公司汇报。经多方现场确认,该管道因腐蚀出现沙眼,导致煤气泄漏。公司随即对区域警戒隔离,关闭上游阀门,进行盲板封堵与氮气吹扫作业,完成管道修补并对其余管道进行探伤检测。事后,为表彰该员工安全责任意识,公司依据《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安全生产奖惩管理考核制度》,给予其现金奖励1000元。

案例二

2025年7月,瓦克化学(南京)有限公司胶基车间某员工在例行巡检时发现,泵启动时一段管道出现明显晃动现象。该员工立即报告班长要求停泵检查,经排查发现管线上方的U型卡扣螺丝已经脱落。此隐患可能导致U型卡扣掉落,砸伤下方操作人员;若震动持续还可能造成法兰口松动,导致管线内易燃液体泄漏,存在火灾爆炸风险。该员工通过电子系统精准报告问题隐患并跟踪闭环整改。事后,经公司安委会评定,授予其“隐患排查月度之星”称号,并奖励现金800元。

案例三

2025年8月,博特新材料泰州有限公司员工王飞、侯建进行巡查时发现,三期环氧乙烷球罐区现场有毒探头报警,其中A球罐顶部一调节阀垫片松动,导致物料环氧乙烷轻微泄漏,立即联系总值班及消控值班人员,启动消防喷淋现场控制,并通知当班电仪值班人员处理松动阀门,在25分钟以内即完成现场泄漏阀门的初步处理。由于发现及时、处置正确,有效控制了A球罐环氧乙烷泄漏,成功避免了一起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公司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规定,给予该员工现金奖励1000元。

案例四

2025年8月,常州瑞勒科动力设备有限公司员工徐明峰在检查库存储系统时,发现设备的电器控制位于物料上货区域的入口处,立库作业人员需要绕过堆货机才能操作设备。一旦没留意到上货作业,立库作业人员易遭受上货机碰撞。徐明峰将隐患上报至公司安全部,公司立即成立改善小组,成功消除了一条重大安全隐患,同时优化立库作业人员工作动线,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公司按照《事故隐患吹哨奖制度》,给予徐明峰在内的改善小组现金奖励3000元。

案例五

2025年9月,江苏金桥油脂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车间班长沙志刚当班期间,对单甘酯车间二楼正常巡查时,发现车间二楼防爆应急灯外壳缺少螺丝,外壳无法紧密闭合,破坏防爆结构完整性,不符合《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的要求。沙志刚第一时间将发现的隐患上报车间主任,车间立即组织现场整改。后续,公司组织防爆电气设备维护管理专项排查,将防爆应急灯等设备的“结构完整性检查”纳入日常巡检要点,细化“防爆部件台账与检查清单”,确保关键细节不遗漏。公司将该内部报告评为“优秀案例”,给予沙志刚同志现金奖励5000元,并在全公司范围内予以通报表扬。